首页 > 志愿服务>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炸糕飘香年味浓

2025-01-22 来源:

图片

北方人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年糕,不仅仅是因为年糕好吃,更因为“年”和“黏”同音,寓意新年团圆,而“糕”谐音“高”,则象征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民间有诗称年糕:“滚烫油煎糯米黄,年糕柔软满庭芳。豆沙裹腹沾唇齿,步步登高福满堂。”故年糕成了年俗中必不可少的美食。每到年关,炸年糕也成为赤城人必不可少的过年的仪式感。


今天我们就带您来到家住赤城县后城镇南尹家沟村的李阿姨家品尝一下地道的赤城炸年糕。

记者来到李阿姨家,走进院子,便能听到阵阵欢声笑语。而屋内,空气中弥漫着糕面儿的香甜气息,提前约好的邻居早已经开始摆放着制作年糕的各种食材和工具,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李阿姨告诉我们,咱赤城年糕是典型的黄米糕,他们早早就准备好了黄米面,就等着今天炸糕呢。一边与我们交谈,李阿姨一边把前一天夜里准备好的撕面与细腻的黄米面、糯米粉蘸着热水均匀地搅拌成絮状的糕面。耄耋之年的郭奶奶则把和好的面一层一层地平铺到锅里,盖上锅盖,大火蒸约20分钟。

图片图片图片

蒸熟之后,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趁热和面,这一步比较有难度,因为刚出锅的糕很烫手又很黏,手上一定要抹上油,趁着高温用力反复地揉、揣,使面团在热气腾腾中变得光滑而筋道。

图片

李阿姨揉好了面,记者也加入了包糕的行列。虽然现在炸糕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趁着炸糕时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聚在一起,坐在热炕头,围在一起包着糕,唠着家常,那种畅快、那份舒心,全都洋溢在大家的笑脸上。

图片

图片

炸年糕这一传统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年年高”的美好寓意。郭奶奶告诉我们,在她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夕,家里的长辈们就会早早地开始准备炸年糕。那时候,物资相对匮乏,但炸年糕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一家人齐心协力,从磨糯米粉、制作馅料到炸制年糕,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新年的期待,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甜甜蜜蜜。

图片

大人们忙着包年糕,孩子欢天喜地地玩耍,时不时地跑到炕上“探视”一番。谈笑间,糕也就包好了,这时屋里也弥漫出了浓浓的油香。锅内金黄色的油花欢快地翻滚着,炉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交织成一幅饱含烟火温度的欢乐画面。捏好的年糕被一个个地放进锅里,瞬间,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年糕在油锅里翻滚、膨胀,逐渐变成了金黄色。一盆盆的炸糕新鲜出炉,小孩子早已迫不及待了,咬上一口,香甜酥脆,大人孩子都欢欢喜喜。

图片


年糕炸好了,趁着炸完糕的油锅熬个大菜,土豆、白菜、豆腐炖上一大锅,就等着熬好后就着炸糕慢慢享用了。


图片


日头西斜,忙活一天的成果纷纷摆上了桌。熬大菜腾腾地冒着热气,浓郁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炸年糕金黄金黄的,看着就叫人欢喜。众人纷纷入座,举起酒杯,刹那间,碰杯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尽情享受着美食与相聚的欢乐。每个人的眼眸里都闪烁着光亮,那是对新年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责任编辑:chicheng
更多>>文明要闻
更多>>文明创建
图片新闻
更多>>公民道德
更多>>未成年人
更多>>志愿服务
中共赤城县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cxwmb@163.com
张家口新闻网提供技术支持 0313-2011753
冀ICP备2021012461号-1